•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调解诉求 | 咨询帮忙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盘点用人单位侵害职工休假权益花招

    0
    发布时间:2023-02-13 11:18
    来源: 中工网
    浏览次数:633

    据某省法院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所审理的近万件涉“劳”案件中,有23.8%是因未能享受年休假而要求补偿的诉求。而纠纷的缘由,大多是由于用人单位“坑爹”所致。

      以逼迫“待岗”规避带薪年休假

      【案例】2011年3月10日,林连英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就在合同即将到期的2012年3月3日,公司以生产任务不足为由,让林连英回家待岗半年多。林连英回到公司办理终止合同事宜,并索要未休年休假期间的三倍工资时,公司却借口由于用工期间林连英曾在家待岗半年,致使双方的实际用工不满一年而拒绝。觉得被公司“算计”的林连英为讨个说法,愤然提起了诉讼,其诉求最终得到了法院支持。

      【点评】的确,遭遇此类情形劳动者不必忍气吞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第五条则指出:“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本案公司的企图——明显就是为了让林连英的累计工作不满一年,继而逃避支付五天三倍工资的义务。殊不知,这种“累计工作”时间并不等于“干活时间”,而是指劳动关系的存续时间。待岗只是让林连英处在等待公司安排工作的状态,并不等于这期间彼此便不存在劳动关系。

      以“员工放弃”限制带薪年休假

      【案例】李华梅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那就是李华梅必须出具一张“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且无需公司承担任何责任的承诺书。苦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工作,而如不答应公司就不会录用,李华梅只好违心同意。时至2013年3月15日劳动合同到期后,李华梅就承诺书一事觉得越来越不是滋味,遂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提起了诉讼。法院经审理判决承诺书无效,公司必须向李华梅支付未休年休假的三倍工资。

      【点评】李华梅确实有权反悔。《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即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享有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定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加以剥夺。公司以不放弃带薪年休假则不录用的方式,逼迫李华梅“自愿”放弃权利,明显是对上述强制性规定的违反。鉴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决定了李华梅的承诺从一开始便没有法律约束力,自然也就不能成为公司规避责任的依据。

      以各种福利冲抵带薪年休假

      【案例】时至2013年6月10日,郭芸芸与一家公司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面对郭芸芸提出的其没有休过年休假,公司应当支付对应工资的请求,公司则表示,郭芸芸虽然没有单独休过年休假,但公司于五一期间以福利形式组织全体职工旅游时,郭芸芸已经参加,应当视为其已经享受带薪年休假。对于已参加公司安排的旅游,郭芸芸并不否认,可她坚持认为旅游福利不等于年休假待遇。郭芸芸提起诉讼后,法院支持了其主张。

      【点评】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国家规定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劳动者享有的休息权,使劳动者拥有恢复体力、脑力以及用于娱乐和自行支配的必要时间。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各种福利,只是在高于法定标准之外给劳动者的利益,其性质属于用人单位为了激励员工劳动、提高员工待遇的举措,并不代表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不能与享受年休假画等号。更何况郭芸芸参加的是一种集体活动,不属自由支配休息、放松的时间。作为公司,事先也没有明确以之折抵年休假,以便郭芸芸可以在享受该福利还是享受法定年休假之间作出明确的选择。故公司不得事后自作主张地冲抵。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维权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企业风险防控 | 联系方式 | 合作律所 | 关于我们 

    福建议和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主办      劳动争议调解网 承办
    服务热线:0591-83738110   83768110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汇创名居2期45幢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