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调解诉求 | 咨询帮忙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工业噪声的预防

    0
    发布时间:2023-02-14 10:22
    浏览次数:556

    预防听力损失的措施有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首先应考虑改进产生噪声的工艺、设备和材料,从治理噪声源入手,尽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噪声的产生。此外,诸如隔声(给噪声设备加罩)、隔振(在产生噪声的设备下加弹簧减振器、橡皮、软木、沥青毡、玻璃纤维毡等)、吸声(在金属板上涂一层阻尼材料,如沥青、软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涂料)的控制措施,也可以起到降噪效果。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要存在噪声危害,管理措施都是必需的,管理内容包括:

       (1)噪声暴露的常规监测和记录;

       (2)对劳动者听力检测的记录管理;

       (3)对工程控制措施的评价;

       (4)对降噪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5)建立护耳器选择、使用和维护规程,并进行监督检查;

       (6)对噪声污染区域进行管理,包括张贴警示标牌,规定所有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护耳器;或限制、减少进入人员数量及停留时间;

       (7)对听力保护计划执行情况的审察;

       (8)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缩短暴露时间。

       个体防护措施:

       如果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种设计的护耳器(也称护听器),可以供不同作业人员选用,如果选择、使用和维护得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哪些岗位算噪声作业场所

       卫生管理部门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订本企业劳动者听力保护计划,并指定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应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监测,确定噪声暴露大于等于8 5 d B ( A )的人群,并将监测结果告知有关劳动者;接触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企业应对接触噪声作业的人员配备具有足够噪声衰减能力、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工程控制措施及护耳器使用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如何看作业场所噪声限值

       国家对作业场所噪声制定了卫生标准,作业场所噪声低于国家标准,对于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发生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可能性小;作业场所噪声高于国家标准,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并按国家标准[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的要求为劳动者配备耳塞、耳罩。

       劳动者可以通过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结果告知牌, 了解噪声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从事噪声作业应遵循的卫生防护

       从事噪声作业劳动者,应学习、掌握和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噪声危害因素和可能造成的健康损害;定期对隔声、吸声、减振设施或材料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进行维护;按要求坚持并正确地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参加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维权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企业风险防控 | 联系方式 | 合作律所 | 关于我们 

    福建议和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主办      劳动争议调解网 承办
    服务热线:0591-83738110   83768110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汇创名居2期45幢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