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调解诉求 | 咨询帮忙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如何面对职场中的“坏苹果”

    0
    发布时间:2023-02-14 09:3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689

    每个人或许在职场上都会遇到这样的人:工作不努力,拖着团队的后腿,无论怎么施压,就是难以推动;没什么业绩,却总是怨天尤人,对工作有各种不满和牢骚;行为另类,缺乏合作精神,这些人被称为团队中的“坏苹果”。

       在一个团队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让同事厌恶、领导头疼的家伙,主要分为三类:

       蜗牛型 不思进取,做事缓慢,效率低下。其中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缺乏主动意识和奉献精神。对于销售等以业绩为考核指标的职位,一般会有淘汰机制进行制约。而对于一些职能性职位,比如行政,很难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量度,就会出现互相攀比,消极怠工,带动整体团队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斗鸡型 无论企业出台什么管理制度,他们总会提出质疑。工作做得不多,抱怨却是一大堆:悲观、焦虑,各种负面情绪,仿佛领导和公司就是自己天然的敌人,没有业绩是因为公司原因,有业绩也不值一晒。当把这些情绪传播出去的时候,牢骚就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对一个组织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猴子型 他们常常违背正常的人际交往规范,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考虑问题,忽视与人合作。就像上蹿下跳的猴子,时不时给同事出难题。这样的职场人有些能力,却总在规则外做事,时间久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要么不守规则,要么不思进取,要么开始抱怨,整体战斗力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令人头疼的职场“讨厌鬼”很难完全通过招聘筛选出来。一般来说,在招聘过程中,注重的是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这些方面可以通过简历看出来,笔试测出来。面试中,面试官一般会侧重一个人的素质和特质,而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一个人往往会倾向于呈现出面试官喜欢的角色表现。于是,招聘可以筛掉一些不靠谱的人,但仍然有些人会以伪装的形式混入团队。一旦这些人熟悉了新的职场环境,就变成了“坏苹果”。

       既然招聘不能绝对将这些“坏苹果”拒之门外,那么管理者还有什么高招呢?

       应对一:反复磨合碰愿景。一些基层职位的管理相对容易些,而一个高层职位的引进稍有不慎,轻则元气大伤,重则毁灭崩溃。对于高层职位人员,重点在于前期的不断磨合,就是以一些兼职、合作的形式进行考察,看这个人是否有相同的愿景度,是否愿意付出,工作中是否有足够的职业素养。一起做事,甚至一起活动、一起拓展、一起旅游,一个人是不是团队中的人,自然就显而易见了。这其实是把招聘拉长的一招,看似费时费力,但对于有些重要职位,却又是非做不可的。

       应对二:制度规范有预警。“讨厌鬼”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两面,制度,就是为了规避人性中恶的一面。一个初创组织,多数是以人的关系来维系的,这时候,团队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很重要。而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随着大量新员工进入,愿景已经不能辐射到外围人员了,规范和制度就会发挥无形的作用。为什么企业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除了宣扬企业文化,企业的制度也是必须的培训课程,为的就是告诉每一个新人,在一个新的制度氛围下,新角色对每个人的要求是什么。

       应对三:提升管理者领导力,发挥个性优势。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那么让每个“讨厌鬼”专注于他的特长领域,或许会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法。这需要的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如果治理有方,管理者往往会把“讨厌鬼”变成积极向上的工作先锋,而管理不当,就会成为另一种情形:越来越多的中间人变得讨厌起来。这个领导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对员工内在需求的挖掘,并与企业目标进行结合。简单讲,就是从员工出发,从企业视野进行引导。之所以不思进取、悲观负面、令人生厌,很多时候是内心价值感没有被激发出来。做好人才管理固然艰辛,有时候也是必做的功课。

       应对四:果断抛弃。对于一些“烂透的苹果”,或许抛弃是最好的方式。在多数企业中,有时候辞掉一个人并不容易,要么因为人情世故,要么因为辞退员工的成本,使得管理者左右为难,不断纠结。辞退员工必然要花一定成本,而且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人事纠纷,这其实只是短痛,但为了企业的发展,有的时候也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管理者不喜欢“坏苹果”,因为他们会带来团队效能下降;职场人不喜欢“坏苹果”,因为他们会影响周围人的职业发展。然而,职场中的“坏苹果”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事实,也是每个职场人需要修炼的功课。简单来说,这就是环境,如果无法改变,那么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并能在环境中继续发展自己,这就是需要有坚定的自我方向感和高超的职业技巧了。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维权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企业风险防控 | 联系方式 | 合作律所 | 关于我们 

    福建议和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主办      劳动争议调解网 承办
    服务热线:0591-83738110   83768110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汇创名居2期45幢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