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过多过滥,除了对劳动者构成伤害外,也对我国实现充分就业、拉动内需,甚至安全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对于雇主而言,表面看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上,让员工长期处于疲惫、恐惧状态下工作,工作绩效难以持续提高,甚至很可能降低产品质量、埋下生产安全隐患。
如何正确实施加班?应遵循这样四个原则:
一是工作需要。比如生产任务紧急,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经营的。
二是协商一致。企业应把安排加班的理由、涉及人数、时间长短等情况向工会和劳动者本人说明,征得同意后方可延长工作时间。
三是遵守限度。加班每日不得超过1个小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个小时。
四是把握例外。即只有出现紧急事件,比如危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法律才允许用人单位突破上述规定,且职工不得拒绝加班。企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将视情节轻重承担法律责任。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