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者而言,最希望自己的报酬不断增加,因为这不但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也能让自己拥有体面的生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4月28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对劳动者而言,最希望自己的报酬不断增加,因为这不但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也能让自己拥有体面的生活。对国家和政府来说,也希望劳动者报酬不断增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加劳动者报酬”的讲话,成为多家媒体的头条标题。
尤其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坦率地说,增加劳动者报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涨幅收窄,还是一些企业加薪步伐放缓,都能证明这一点。笔者以为,尽管现在增加劳动者报酬不容易,但仍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千方百计促进劳动者报酬尽可能增长。
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虽然这两年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但劳动者报酬占比仍未回归合理水平,增加劳动者报酬不仅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多年的重要命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增加劳动者报酬具有标志性意义。如果劳动者报酬合理增长,说明劳动者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反之,如果劳动者报酬增幅偏低,说明部分劳动者没有跟上经济转型步伐。从这个角度而言,落实“增加劳动者报酬”不能仅指望传统的简单思路,而是需要全面制度设计。
目前,一提到增加劳动者报酬,一般不外乎三种思路:一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让劳动者通过与雇主谈判增加报酬;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落实;三是鼓励劳动者创业或者换工作,也能增加报酬。这些路径的确是增加劳动者报酬的有效办法。但笔者以为,仅靠这些路径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拓宽视野。
比如,在经济转型时期,有必要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以达到增加劳动者报酬的目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只有拥有适应经济发展的技能,才有谈判筹码。再比如,有必要把为企业减负与劳动者加薪合理挂钩,减负才能真正转化为员工报酬,否则,减负只能是让企业主获利。
关键是,要围绕“政府、企业、劳动者”这三者来设计财富分配机制,要赋予各方平等的话语权。过去多年社会财富分配政府占得较多,企业缺乏加薪能力,劳动者报酬必然占比低。尽管改变这一局面不容易,但如果重新设计财富分配机制、实施系统改革,将能够回归合理,这是增加劳动者报酬的关键所在。
目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被当成增加劳动者报酬的核心武器,但在笔者看来,仅靠现有的制度是不够的。虽然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中有相关规定,人社部也印发《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但前者太分散,而后者法律效力不够。因此,有必要为工资集体协商立法。
另外,有必要出台工资条例,把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统一纳入这一条例,更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报酬。总之,立法是增加劳动者报酬的基础,重新设计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是关键,为企业减负、提高劳动者技能、鼓励创业等为主要支撑点。期待有关各方以全面制度设计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